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及治理对策分析
发布日期:2021-07-22 17:50:38 作者:admin 点击:1823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迅速,尤其是城镇化建设的推广和实施,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增长,推动了农村工业、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工业污水的排放、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等现象给农村水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农村污水治理成为有关部门的工作重点,工作人员应提高对治理农村污水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文章在探究影响农村水资源污染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并总结出一些相应的治理对策。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畜禽粪便、化肥农药、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随机性强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水污染治理难度。水环境的污染不仅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平衡,也使村民饮水出现安全隐患问题,给村民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有关部门就应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和水环境污染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从而促进农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我国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农村水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污水的随意排放和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还影响了农村饮用水的水质,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全方面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力度。
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一般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有限,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污水的治理,不仅可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为农村居民营造更为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其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加速乡村文明建设,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农村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营造良好的水产行业发展氛围,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效益的提升。
影响农村水资源污染的因素
1生活污水的排放
在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农村人均用水量明显增大,农村水环境污染情况也愈加严重。生活污水排放造成水资源污染的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首先,农村人口分布相对比较分散,生活污水排放也比较分散,一些农村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的不完善,从而导致一些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进附近的河流[1]。其次,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标准不合格,直接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河流中,这不仅影响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也破坏了农村周边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2农业生产引起的污水排放
我国幅员辽阔,是农业生产大国,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一些农村的信息技术较为落后,农户对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掌握的不够充分,大部分农户认为多使用化肥农药可以让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忽视了化肥农药对土壤盐碱化的危害。农田灌溉后多余的水分将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带入河流中,从而造成农村水资源的污染。
3养殖业的污水排放
当前,我国农村的养殖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猪牛羊这类的禽畜养殖,一种是水产养殖。有些农户最将这些养殖业所产生的粪便污水直接排入周围的农田或渠沟,从而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现状
1污水收集管网有待优化
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是有关部门开展污水治理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国的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一些需要优化改进的地方。首先,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在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不能满足城镇现代化发展对污水排放管网的要求[2]。另外,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导致化肥过度使用现象的出现,造成土壤盐碱化,其土壤灌溉的水流没有流入污水收集管中,就会对周边的河流造成污染[2]。除此之外,一些地区的污水收集管网的布局缺乏合理性,这不仅影响污水的正常排放,也增加了污水管网的维修难度,从而降低了污水治理的效果。
2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一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其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完善,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尤其是西北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其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所以,这些地区的农村污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此外,每个地区所产生的污水情况不同,所适合的污水处理方法也不同,一些地区生搬硬套其他农村的污水处理流程,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污水处理效果,也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3污水处理厂运行模式有待创新
创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模式是加快污水治理的有效路径之一,但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模式存下一些问题,使得污水处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污水处理厂应严格把控污水处理结果的标准,确保处理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要求,这就需要处理厂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一些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资本有限,所以导致部分污水处理的不合格。另外,我国大部门分的污水处理厂主要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进行运营,这不仅会造成污水处理资金匮乏的问题,也会降低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政府部門应不断完善污水处理厂的奖励机制,创新相关优化政策,从而加大社会资金的融入。
农村污水治理的有效对策
1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
农村生态环境与城市整体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农村工业生产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村地区承担了城市中部分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甚至为城市工业扩散提了供场地。为促进我国农村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应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并举,合力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首先,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应提高对农村污水治理的重视程度,并将其充分融入到各级党委政府的日常工作中,从而贯彻落实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3]。另外,有关领导应完善乡政府职能转变,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乡镇政府也应进一步提升自身公共服务建设水平,并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工作,并不断优化完善先关的考核体系。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应在农村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通过讲座、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让群众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及时回复群众的留言评论及意见,充分将其融入到村民日常生活中,从而有效减少生活污水的产生。
2推动种养结合
多措并举推行种养结合,是控制养殖业污染扩散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减少农业生产污染的重要手段。政府部门可以实施粪肥处理(养殖)与利用(种植)两头补的政策。例如,有关单位可以按照养殖用地和粪便处理设施计算其每月粪便处理量,同时结合其畜禽养殖出栏数量,每年给予一定畜禽粪便处理补贴,从而提倡养殖户落实养种结合的政策。再比如,政府部门也可以补贴种植农户,按照种植户购买、使用有机肥数量凭证,结合其自有耕地,给予其有机肥补贴券,并按年结算。除此之外,有关单位应引进有机肥生产项目,支持有机肥生产企业与有条件的乡镇联合,通过购买粪便处理机、开办多个形式灵活的粪便初级加工点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就地回收、集中处理农村粪便,从而降低加工、运输成本,提高农村粪肥商品化率。
3提升农村水污染处理技术
在水环境治理中,有关人员应结合当前农村水污染状况,通过人工湿地技术、无动力和分散式处理等技术,进行水污染的物理、化学处理,从而提高水污染处理的效率。例如,在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处理中,有关部门应提倡村民设置沼气池,在污水经过系统处理之后再进行科学排放。另外,在农村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引导农民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从而有效减少农药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另外,在农村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要求相关专业人员指导农民进行农药**使用方法的学习,农民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从而有效减少土壤盐碱化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在农村水环境治理中,污水处理部门应提高治理人员的专业性,引导污水治理人员制定合理的工艺处理方案,掌握自动化污水处理技术,从而推动现代农村水环境的生态化发展。
4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产业的发展消耗了我国大量的水资源,所以,在现阶段农业产业发展中,有关农业生产部门应该构建标准化、规模化以及导向化的发展模式,以满足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工作人员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改革中应该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在现代农业体系构建中,工作人员应引导农户结合绿色农业、品牌农业以及设施农业的建设等,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其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政府部门可以设置节水型的农业产业,在减少农业生产用水量的同时,避免水污染现象的发生,从而满足现代农业生态化的发展需求。此外,在农存工业产业发展中,政府部门应将生态发展作为核心,明确生态工业发展的理念,减少水污染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优化产业结构及布局,积极促进农业经济的区域平衡,从而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总结
由此可见,我国农村污水治理是当前制约农村生态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有关部门应采取现代化技术措施,合理的控制农村生活污水、农业生产污水和养殖业污水的排放,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推动种养结合,提升农村水污染處理技术,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从而有效控制农村污水的排放,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缓解水资匮乏的现状,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